出口燈具問題頻發 三重病因亟待解決
隨著全球市場節能意識的不斷提高,節能燈、LED燈等低能耗燈具產品日益受到世界各國消費者的青睞。但在市場擴容的同時,全球市場對燈具等電器產品的質量要求也日趨嚴苛,我國出口燈具因質量安全隱患被國外官方通報的事件居高不下,對“中國制造”聲譽造成不利影響,亟需引起關注。
一是歐美發達市場的不合格通報高發。僅2014年第一季度,歐盟消費品快速預警系統RAPEX和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累計通報的我國產燈具的不合格案例就超過21起,占到機電產品被歐美通報總量的近四成,且絕大部分均為可能導致人身傷害的電氣安全隱患,燈具的質量安全已經引起發達國家的高度關注。
二是設計缺陷成為我國出口燈具首要質量隱患。從通報的原因來看,設計缺陷是我國出口燈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產品的絕緣部件與帶電部件之間缺少有效的防護、燈具所用電源線過細或缺少有效固定等給消費者帶來嚴重人身安全隱患成為產品被責令召回的主要原因。而存在這些隱患表明此類產品在產品設計的源頭就已不符合國際強制性標準的要求。
三是LED節能燈具不合格問題比重居高不下。近年來大熱的LED燈具逐漸成為不合格的主要商品之一,占到燈具被通報總量的三分之一,其比重已趕上裝飾燈串等傳統燈具。而隨著使用量的不斷增大,發達國家對LED燈具的抽查力度不斷加嚴,產品遭遇通報的風險持續增大。
我國出口燈具質量問題頻現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不少企業缺少風險意識和自主設計能力。部分國外客戶對標準不熟悉,關注點集中在產品外觀和成本上,而忽視質量安全,提供的樣品導線過細等不符合標準要求的現象屢有發生,而不少中小企業缺乏自主設計能力,盲目按照客戶樣品生產,為爭取訂單甚至違規使用各類認證標志,導致各種問題屢屢發生。
二是中小燈具企業技術力量相對薄弱。由于出口產品需要符合進口國的要求,而部分中小企業技術力量薄弱,對國外標準和法規的搜集能力和解讀能力有限,也缺少完善的自檢自控體系,不少產品出口前沒有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必要的型式試驗和檢測,存在極大的質量隱患。
三是發達國家技術壁壘日趨嚴格。隨著LED市場的激增,發達國家正試圖利用其技術優勢和專利壟斷,不斷更新技術標準和法規以提高技術貿易壁壘。如芬蘭等國曾以產品不符合歐盟EN 60968等標準為由判定我國出口的LED燈杯不合格。而歐洲知名認證公司對此類產品進行認證時多采用IEC 62560標準,導致認證合格的產品仍存在通報風險。因此,企業對出口歐美燈具應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從嚴選擇認證標準,避免因小失大。
LED燈、戶外燈等燈具是寧波地區的重要出口商品,且多年持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據統計,寧波各類燈具產品年出口金額已達15億美元,特別是LED燈等節能燈具發展迅速。針對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對燈具質量安全通報力度不斷增大的現狀,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相關企業:
一是要切實提高質量安全和風險防范意識。電氣安全是出口機電產品的基礎門檻,也是各國的關注重點。企業要及時跟蹤了解掌握燈具行業最新的國際標準,做好收集、整理工作,并嚴格按照國際標準和特定國家的要求組織生產,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二是強化產品的標準符合性審查。簽訂外貿合同時不應盲目滿足客戶的要求,對標準符合性沒有把握的產品應尋求專門機構檢驗,對于有設計缺陷的產品應與客戶溝通修改,對產品上的標簽標識也要進行必要的審核。
三是傳統燈具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要加強質量控制。特別是對LED燈具等新興產品,在不具備相應的質量設計和檢驗把關能力前切勿盲目上馬,產品在出口前也應嚴格按照IEC等國際標準進行型式試驗,有效規避經濟風險和信譽損失。
- 上一篇:受LED沖擊大 日企Sanken宣布退出CCFL市場 2014/4/2
- 下一篇:汽車照明 高端LED照明的下一站 2014/4/2